有時候買的鮪魚、鮭魚、土魠切片,會看到兩邊有小塊顏色特別深的部位,這不是壞掉喔,我們稱作是:血合肉
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什麼是血合肉吧
我們平常吃的魚種,大致可分為兩種顏色,一種是『紅肉魚』,也就是像鯖魚、鰹魚、鮪魚、鮭魚這類等。
牠們通常在海洋的表面層洄游,吸收了很多氧氣,轉換成大量含鐵能量,也因此肌肉呈現暗紅色,魚的運動量越大,血合就越大越厚,因為能量需要消耗更大~
為了儲存氧氣,供迴游時肌肉持續運動所需,且也能調節體溫,因血液流通較多,所以紅肉魚的魚肉風味比較濃厚,但不是魚肉不新鮮的腥味,而是本身血合蛋白量和油脂度高有關
【而血合肉就是為魚骨周圍呈暗紅色的肉,是活體魚的肌肉組織中含氧量最高及血液最多的部位】
另一種是『白肉魚』,有大比目魚、馬頭魚、鰈魚、鱈魚這類比較深海的魚,肉色偏白,血合肉部位不多。
至於紅肉、白肉什麼魚比較美味,那就單純看個人喜好,下次再看到血合肉可別以為是魚肉壞掉囉!